為何選擇三星
Smart TV?

以五個場景展示出三星Smart TV眾多應用程式。 以五個場景展示出三星Smart TV眾多應用程式。
三星 Smart TV 不只可用來看電視,更能為你做得更多。電視內置了串流、遊戲、分享等多種功能,你更可連接 SmartThings 來強化你的智能家居體驗,豐富你的生活方式,享受更高層次的便利。

在同一個地方,搜尋所有你愛看的內容

展示了 Smart Hub 上提供的各種熱門節目和電影。頂部附有串流媒體服務的可識別商標,包括 Netflix、YouTube 和 Amazon Prime Video。 中間展示的是 Rokuten TV 提供的電影《黑亞當》,而底部則明顯地展示出 NVIDIA GeForce Now、Xbox 和 Utomik 等一系列廣受歡迎的遊戲應用程式。 展示了 Smart Hub 上提供的各種熱門節目和電影。頂部附有串流媒體服務的可識別商標,包括 Netflix、YouTube 和 Amazon Prime Video。 中間展示的是 Rokuten TV 提供的電影《黑亞當》,而底部則明顯地展示出 NVIDIA GeForce Now、Xbox 和 Utomik 等一系列廣受歡迎的遊戲應用程式。

Samsung Tizen OS

在 Samsung Tizen OS 上探索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和服務。1你可節省搜尋時間,沉浸在你最喜愛的節目、電影和遊戲中,一切娛樂體驗,盡在一處。

三星 Smart TV 讓你輕鬆營造專屬的智能家居

SmartThings 主畫面提供了一個用戶友善的介面,包含四個主要類別:收藏夾、裝置、生活和例行公事。在「裝置」類別下,展示了客廳中的八種家用電器,包括梳化燈、冷氣、機械人吸塵機、天花板燈、燈、空氣清新機、Qooker 和電視。此外,還展示了四種廚房用具,包括焗爐、雪櫃、電磁爐和洗衣機。 SmartThings 主畫面提供了一個用戶友善的介面,包含四個主要類別:收藏夾、裝置、生活和例行公事。在「裝置」類別下,展示了客廳中的八種家用電器,包括梳化燈、冷氣、機械人吸塵機、天花板燈、燈、空氣清新機、Qooker 和電視。此外,還展示了四種廚房用具,包括焗爐、雪櫃、電磁爐和洗衣機。

智能家居

將家庭設備與三星 Smart TV 連繫起來,盡享所有 SmartThings2 強大功能,使日常生活更輕鬆。你可更輕鬆地管理每日習慣、監察設備、並使用 AI 節能模式3改善耗電等。

手機和電視,完美配對使用

一隻手舉著智能手機,手機畫面顯示一隻狗和一個女孩在游泳池裡玩耍的影像。附近的三星電視上顯示的影像完全相同。 一隻手舉著智能手機,手機畫面顯示一隻狗和一個女孩在游泳池裡玩耍的影像。附近的三星電視上顯示的影像完全相同。

連接手機

將你的智能手機連接到電視,即可打開不同便利功能。你可將手機畫面鏡射到較大的電視屏幕上,或使用跨裝置觀賞功能4同時觀賞手機和電視上的內容,而你甚至可將手機當成遙控器使用。

Apple TV 應用程式及 AirPlay

Apple TV 應用程式及 AirPlay

三星 Smart TV 可兼容 Apple TV 應用程式和 AirPlay。5 你可利用 Apple 裝置經 AirPlay 從連接和播放串流,或在 Apple TV 應用程式上觀看 Apple 獨家原創節目和電影。一切運作都可在你的三星 Smart TV 上流暢運作。

一部電視、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全部都同時顯示著一隻咆哮的怪物,怪物是來自 Apple TV Plus 應用程式上的《Monarch Legacy of Monsters》。 一部電視、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全部都同時顯示著一隻咆哮的怪物,怪物是來自 Apple TV Plus 應用程式上的《Monarch Legacy of Monsters》。

陽光和室內照明,為遙控器充電

一部印上森林圖案的 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 的正面和背面。正面顯示各種按鈕,背面顯示太陽能充電後面板。 一部印上森林圖案的 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 的正面和背面。正面顯示各種按鈕,背面顯示太陽能充電後面板。

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

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6可利用光線充電,因此你再也不需要更換電池。此外,你可用它來操作電視及其連接的裝置,而不必為每個裝置而使用獨立的遙控器。你所需要的一切功能,全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選擇「你」想電視

只需幾個簡單步驟,即可找出適合你而要的理想電視

在雪山的背景下展現出一個時尚的三星Smart TV 外型。 在雪山的背景下展現出一個時尚的三星Smart TV 外型。

了解 Smart TV

  • 產品概述

  • 屏幕尺寸

  • 真正8K 一向領先
  • 85/75/65"
  • 最極致的4K體驗
  • 98/75/65/55/50/43"
  • 完美昇華OLED視聽境界
  • 83/77/65/55/48"
  • 色彩燦爛持久
  • 98/85/75/65/55/50/43"
  • 塑造唯你專屬的個性電視
  • 75/65/55/50/43/32"

你通往三星世界的大門

你需要一個 Samsung 帳戶才能登入 Smart Hub-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智能服務,其中包括應用程式(如串流媒體服務應用程式)以及透過設備提供的不同智能功能。

登錄Samsung 帳戶後,盡享多種好處。

為你帶來最好的應用程式
數百個應用程式可供免費下載和自動更新。

直接從 Galaxy 手機連接你的帳戶,立即盡享電視體驗。
透過手機輕鬆連接,登錄時具有備份功能,而不再需要額外的應用程式設定。
* 下載的應用程式列表及其順序將會恢復。

Bixby,智能日常生活7
向 Bixby 要求顯示建議、進行快速搜尋或控制連接的設備。
你只需說出「Hi,Bixby」,然後你就會在屏幕上看到它。

Smart Hub 的主屏幕展示了各種人氣應用程式。頂部突顯著 Amazon 原創劇“The Rings of Power"。 Smart Hub 的主屏幕展示了各種人氣應用程式。頂部突顯著 Amazon 原創劇“The Rings of Power"。
  • 圖片為模擬影像,僅供參考。用戶介面或外觀和設計規格如有任何更改,恕不另行通知。用戶介面可能因地區而異。
  • 詳細規格可能因型號而異,因此請參閱產品詳細資訊頁面以取得更多資訊。
  1. Samsung Tizen OS:內容和服務可能因地區而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使用前需同意 Smart Hub 條款及細則以及私隱權政策。部分內容和服務需要註冊和訂閱。需要Samsung 帳戶才能存取三星 Tizen OS的全部功能,包括Smart TV功能和應用程式(中國、土耳其和以色列除外)。如果你選擇不登錄,你將只能連接到地面電視(僅適用於具有調諧器的裝置)和外部裝置(例如透過 HDMI)。你可能需要額外的裝置(例如 PC 或行動裝置)來建立Samsung 帳戶。部分服務可能需要訂閱。部分串流媒體服務可能並非在所有地區都可使用。
  2. SmartThings:可用的技術、功能和特性可能因國家/地區、服務供應商、網絡環境或產品而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需要 Wi-Fi、藍牙或其他無線網絡連線並登入Samsung 帳戶。連接的裝置需另行購買。使用不干擾技術需要 SmartThings 私隱聲明和自動註冊設備的同意。 用戶介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3. AI 節能模式:節能率可能因地區、型號、尺寸、觀看條件或內容類型而異。在 Eco 模式下出貨的產品預設啟用了一些 AI 節能模式功能,因此與標準模式相比,開啟 AI 節能模式的節能水準可能會顯得較低。AI 節能模式不適用於遊戲模式。節能效果是基於內部測試結果,並且可能會根據顯示的內容和周圍的亮度等級而有所不同。
  4. 跨裝置觀看功能:可用畫面的數量和支援的應用程式/來源取決於電視型號,並且可能會更新,恕不另行通知。需要Samsung 帳戶。 自 2020 年起推出的所有 Samsung Neo QLED / OLED / QLED 系列電視機型均支援跨裝置觀看功能。對於 Samsung Crystal UHD 系列,跨裝置觀看功能的支援因地區和機種而異,因此請務必參閱相關產品的詳細頁面,以了解更多資訊。對於 Android 流動設備,跨裝置觀看功能可在 Android OS 4.2 及更高版本上使用。對於 iOS 行動設備,跨裝置觀看功能可在 iOS 12.3 及更高版本的三星電視 Q70 系列及更高版本的電視型號上使用。實際用戶介面可能與所示圖像有所不同。
  5. Apple TV 應用程式和 AirPlay:需要訂閱 Apple TV+ 才能存取 Apple TV+ 內容。 AirPlay 功能需要 iOS 12.3 或更高版本,或 macOS 10.14.5 或更高版本。要使用 AirPlay,電視和 Apple 裝置必須連接到相同 Wi-Fi 網絡。請注意,AirPlay 僅與特定裝置相容。 Apple TV 應用程式和 AirPlay 可能隨時停止。
  6. 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要使用太陽能為遙控器充電,請將電視遙控器朝下,太陽能電池板朝上。當打開燈光時,可把它放置在客廳中,或靠近窗戶以吸收自然陽光。如果遙控器的電池電量耗盡,你可使用 USB-C 電線為其充電。要檢查遙控器的剩餘電池電量,請參閱電視選單(設定 > 常規設置 > 電源和節能 > 可用遙控器電池)。SolarCell 環保遙控器的設計和按鈕佈局可能因地區而異。
  7. Bixby語音指令支援英語(美國/英國)、法語、西班牙語、德語、意大利語、中文和韓語。並非所有口音、方言和表達方式都能被辨識出來。